
關於商會
台美加企業商會致力於為台灣企業開拓美國市場提供全面協助。通過一系列專業服務和策略指導,我們協助台灣企業理解並適應美國的市場環境,從而成功將其產品上架至美國各大銷售通路。
願景使命
AI技術的進步不僅提升了台灣在全球的地位,也為台灣企業在面對中美貿易戰、美國對台關稅優惠的背景下,打開了進軍北美市場的大門。然而,這些優勢並不自動轉化為民眾的消費能力提升。
在市場規模有限、勞工成本上升和產能自動化的當前條件下,台灣企業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國際貿易動態,將自家產品成功地擺上美國超市的貨架,是一大挑戰。在這個商會中,您不僅能夠擴展視野,還能學習到跨越文化與語言的西方方法論,獲得必要的支持。不論是孩子升學、移民、投資、置產,讓我們以台灣為基地,放眼北美市場,共同探索更多的國際商機。


我們的服務
在 TUCBC,我們不僅提供商業諮詢,還舉辦各種培訓和交流活動,促進會員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我們定期邀請行業專家分享最新的市場趨勢和成功案例,讓會員能夠學習到跨越文化與語言的西方方法論,提升國際經營能力。
拓展市場:幫台灣食品日常用品上架美國超市,從投資、房產、教育等等。專業指導:提供出口相關法規、物流、報關、税物、等專業知識。實戰經驗:與成功企業家交流,分享美國落地經驗。資源共享、行銷支援、政府連結、國際展會、跨國網絡、創新思維!
台美加企業商會提供了一系列獨特的服務和優勢
無論是新進入者還是尋求擴大市場份額的企業,都能從我們的服務中獲得實質的幫助和支持。
豐富的經驗與專業知識
我們擁有豐富的進口管理經驗和對美國市場的深入了解,能夠為台灣企業提供專業的進口策略和市場進入指導。
強大的關係網絡
我們與美國的供應商、物流倉儲公司以及相關政府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快速、更順暢的進口通道。
一站式服務
從產品設計包裝、產品選擇、網站架設、合規性審查,到物流安排和關稅處理進口服務,使台灣企業們無需自行處理繁瑣的進口流程。
合規與認證專業
我們精通美國市場的法規要求,能夠幫助台灣企業的產品順利通過必要的安全和質量認證,降低遭到退貨或法律問題的風險。
TUCBC會員主題課程

要前進美國之前…
▲ 目標市場的規模有多大?
▲ 產品有什麼獨特的優勢?
▲ 物流和供應鏈
10 courses+

市場偏好與趨勢
▲ 美加人口與消費習慣
▲ 美加近期政治趨勢
▲ 美加消費者在視覺設計上的偏好
10 courses+

品牌進入策略
▲ ESG 注意事項
▲ 商品法規規範
▲ 品牌成功案例分享
10 courses+

實體落地方法論
▲ 美加參展效應最大化
▲ 美加人才招募攻略
▲ 台灣企業應做的準備
10 courses+
TUCBC商會團隊

會長暨共同創辦人
AllenLin

副會長暨共同創辦人
鄭宇庭 Maddy

共同創辦人
Craig Crawford

共同創辦人
Andy Lin

秘書長
林筱晴Agnes Lin
Heading title
Heading title

台美加商會美國在紐約的活動來囉~~~
台美加除了舉辦一系列認真又高大上的講座和人脈交流外,我們也希望透過更多有趣的方式來加強彼此的聯繫與共識。 這次!!我們決定來點不一樣的活動!
商會活動20241004
台美加商業商會將於10月7日晚上6點在台北舉辦溫馨的會員聚會! 我們將在享用晚餐後,與紐約總會會員們進行即時連線,共同交流心得。 若您對美國市場充滿興趣,或是想加入我們商會這個大家庭,誠摯邀請您與我聯繫,一起開啟更多跨境商機的可能! #台美加商業商會 #美國商機無限大
商會活動20240828
這一週活動特別邀請了北美通路談判專家Craig Thomas Crawford,他擁有超過20年的豐富經驗,成功將上千種商品推進北美市場。 他將在說明會上分享實戰經驗,教您如何透過有效的產品設計與包裝策略來打開北美市場的大門。
商會活動20240816
主題: 台美加商會 說明會時間: 2024年8月16日 10:00 上午 台北加入 Zoom 會議https://us06web.zoom.us/j/82709312065?pwd=3OGrVzaW9ohnXZ1DyMDK5MWgcZBHGh.1
商會活動20240709
台灣時間2024年7月9日下午兩點開始~ 加入 Zoom 會議 https://lihi.cc/mI2wV 讓我們團隊帶領您前進北美探索市場提升企業高度
美國主要超市通路簡介

Target
Target 的產品結構和 Walmart 很相似,也是日用百貨、食品醫藥、衣帽鞋包和家電器械等,但無論是超市擺設、產品質量還是商品價格,你都能感覺到 Target 似乎更高端一些。Target 有很多質感非常好的母嬰用品,家居用品也不少,追求生活質量的朋友,可以從 Target 搜羅到很多有趣的生活小物件,用來佈置你在北美的新家。值得一提的是,Target 雖然是超市,但在時尚和美容方面也做得很好。它和大牌設計師合作,推出 Target Fashion,很多開架的美容美妝產品也不遜於大牌。如果喜歡韓系護膚品的朋友,不能錯過的就是蘭芝。

Walmart
沃爾瑪在各地門市不少,而且產品豐富、價格便宜,一直保持著低價策略。同樣的商品,你總是能在沃爾瑪找到低價的選擇。幾塊錢的T恤、十幾塊錢的鞋子,質量也都不錯,很多中低收入的美國人經常在沃爾瑪買衣服。除了日用百貨,沃爾瑪還有很多電子影像設備,比如高清DVD、iPhone、iPad。每年黑色星期五銷售季,沃爾瑪打折的電子產品絕對是大家搶購的對象。總之,沃爾瑪基本上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Costco
Costco 是美國連鎖會員制倉儲店,絕對是超市中的巨無霸。Costco 所賣的產品份量大,基本上都是家庭裝,非常適合一家人分享,價格相對於普通超市更加低廉,但質量也是很好的。這種大份量、精簡包裝、價位合適的銷售方式實在是太得美國人的心了,所以每到週末,Costco 門口巨大的停車場就人滿為患。與 Costco 類似的會員制倉儲店還有 Sam's Club 和 BJ's,Costco 裡的商品種類極其豐富,吃的用的應有盡有。

Whole Foods
Whole Foods 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有機食品連鎖店。它家的所有產品,從食品、到日用百貨、甚至衣物,都是有機的,深受時尚大咖、小資群體和健康達人的追捧。好多明星都喜歡逛 Whole Foods,所以價格就不會很親民。但體驗過那裡的環境和食物品質後,很多人還是覺得物有所值。今年 Amazon 收購了 Whole Foods,宣布要全線降低產品價格,而且將為 Prime 會員提供更多優惠,對於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好消息。

Trader Joe's
Trader Joe's,是一家標榜天然、環保、平價的連鎖超市,主打有機食材和各種奇奇怪怪的美味零食,是許多吃貨的大愛。這家店可以被稱為“小型食品聯合國”,貨架上擺著各國的特色小吃,而且經常會有一些讓人驚艷的好東西,比如印度的飛餅、咖哩角,精美的日本冰淇淋,英國的檸檬醬,法國的鵝肝起司、馬卡龍,還有中國的燒賣、餃子。

Kroger
The Kroger Company 是全美營業額最高的連鎖超市(Supermarket Chain),僅次於沃爾瑪,是全美排名第二大的綜合零售商(General Retailer)。Kroger 是美國的老牌超市,具有百年的歷史,與 Walmart 等綜合類超市不同,Kroger 屬於副食類超市(Grocery Store),主打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特別要提一下,Kroger 是購買水果的好地方,常常有特價水果,而且很新鮮。

Safeway
Safeway 是一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副食類連鎖超市。相比於 Walmart 等綜合超市,商品價格略高,但購物體驗要好很多。與大型超市相比,Safeway 許多分店都開在住宅區附近,方便顧客日常購買新鮮食物。實際上,Safeway 在不同地區有7個不同品牌。
Carrs-Safeway (阿拉斯加州)Pak'n Save(加州)Pavilions (南加州)Randalls (德州)Safeway(阿拉斯加州、亞利桑那州、北加州、科羅拉多州、哥倫比亞特區、特拉華、夏威夷、愛達荷州、馬里蘭州、蒙大拿、內布拉斯加、內華達、新墨西哥、俄勒岡州、南達科他州、弗吉尼亞州、華盛頓、懷俄明州)Tom Thumb (德州)Vons(南加州和內華達州)

CVS
CVS 是美國銷售額排名第二,但門店數量第一的藥品連鎖店。雖然招牌上寫著 pharmacy,但實際上也賣食品和日用百貨,是購買日常生活護理用品及藥品食品的好去處。與 Walmart、Safeway、Costco 等大型超市不同,這些藥房店店面規模相對較小,所以很容易深入城市中心,經常開在繁華商業區和人流集中的地區。CVS 主打保健用品和藥品,有一些自營品牌的商品很好用。平時頭疼腦熱都可以在這邊找到“解藥”,而且它有很多平價且好用的美容美妝產品,是很多美容愛好者的必去之處。

Walgreens
Walgreens 是美國銷售額排名第一的藥品連鎖店。和 CVS 基本差不多,Walgreens 的店面也是有大有小,常常能在大城市的市中心找到。它售賣的商品不僅僅是藥類,還包括普通消費品、健康衛生服務等。
截至2021年8月31日,該部門在美國經營Walgreens和Duane Reade品牌的8,965家零售店;以及五家專業藥局。國際部門銷售處方藥;透過其以藥房為主導的健康和美容零售店和光學業務,以及透過 boots.com 和整合式行動應用程式銷售健康和保健、美容、個人護理和其他消費品。
美加房產常見Q&A

沒有綠卡也能購置美國不動產嗎?
是的,美國沒有限制只有本國人才可以買不動產,外國人買房也沒有額外的外國人買房稅需要負擔。

必須飛美國開戶才能買屋嗎?
購置美國不動產無需親自飛抵美國開戶,可以從海外將房款直接打到買賣合約上指定有合法立案的 Escrow 公司 (履約保證信託專戶),通常 1-5 天內 Escrow 會收到匯款並開立收據給買方。

如何挑選適合自住 / 投資的物件?
依據客戶條件,安排當地豐富經驗的專業顧問,篩選合適的投資物件供客戶參考?自住或投資的需求此次置產的預算投資年限對租金報酬期待對房價漲幅期待學區與交通!

目前置產區域有哪些?
目前我們以台灣客戶置產需求最高的五大城市為主:紐約、西雅圖、加州、波士頓以及芝加哥。

貸款流程為何?為期多長?
美國當地有些銀行可以提供外國人貸款,通常會要求提供相關收入或資產證明, 貸款期間最長可以到 30年。商會也有長期配合的銀行可供客戶比較參考。

買美國房屋自備款需準備多少?與要繳的費用與仲介服務費?
外國人購屋通常需要房屋總價的四到五成自備款,本國人則是兩成左右。相關稅費大概是房價的1%,仲介服務費大概是房價的4% - 6%,以上主要由賣方支付。需要由買方支付的部份有貸款文件費、房屋保險費、產權保險費、過戶稅金、房屋估價費、託管交易公司 (Escrow Company) 服務費等等,大約為房價的1%左右。

Walgreens
Walgreens 是美國銷售額排名第一的藥品連鎖店。和 CVS 基本差不多,Walgreens 的店面也是有大有小,常常能在大城市的市中心找到。它售賣的商品不僅僅是藥類,還包括普通消費品、健康衛生服務等。
截至2021年8月31日,該部門在美國經營Walgreens和Duane Reade品牌的8,965家零售店;以及五家專業藥局。國際部門銷售處方藥;透過其以藥房為主導的健康和美容零售店和光學業務,以及透過 boots.com 和整合式行動應用程式銷售健康和保健、美容、個人護理和其他消費品。
美國相關知識庫

關於美國市場你應該知道的事
好想去美國發展,但又害怕不知道怎麼開始?不用怕!除了自己先檢測一下自己的規劃外,台美加商會提供一系列的課程及顧問服務,加速你的產業發展,擴大你的商務思維!只要你是以下商業類型都歡迎加入台美加商業商會食品與飲料製造商美容保健品製造商電子與科技產品廠商出口貿易商物流及倉儲服務提供商科技服務提供商零售及分銷商金融及法律顧問文化與語言教育服務創業孵化器和加速器!

在美國開公司可以申請移民嗎?
了解美國商業移民政策在美國開公司是否能夠申請移民?答案是肯定的。美國有多種商業移民計劃,適合不同背景和需求的企業家。透過這些計劃,成功開設並經營公司可以幫助申請人取得美國綠卡。
EB-5 投資移民EB-5 投資移民計劃是最受歡迎的選項之一。申請人需要投資至少90萬至180萬美元到新商業企業,並創造至少10個全職工作。這個計劃對於那些擁有資本並希望快速移民的申請人來說,是理想的選擇。
申請流程與注意事項無論選擇哪種商業移民途徑,申請人都需要準備充分的文件和證明材料。例如,投資金額的合法來源、商業計劃書、財務報告等。此外,申請人需了解美國移民法的最新政策和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延誤或拒簽。

貨物通關與產品規定
正式報關程序進口用於消費的貨物,其報關程序包括兩部分:提交報關文件 (Entry Documents),以確定貨物可否解除海關邊境保護署的監管,准予放行。提交報關摘要文件 (Entry Summary Documentation) ,其中包括用於評估關稅和統計的資料。這兩項程序都可以通過自動商務系統(Automated Commercial System,ACS)與自動報關介面(Automated Broker Interface ,ABI)以數位電子化方式完成。
報關文件 (Entry Documents)除非獲准延期,否則貨物運抵美國入境口岸後15天內必須提交報關文件。報關文件包括:報關單(CBP表格7533)或報關/立即交貨單(CBP表格3461)或海關主任對貨物放行所要求的各種形式表單收貨人有權報關的證明。從賣家取得的商業發票,發票應顯示貨物價值及說明。若未能出示商業發票,可提供形式發票( pro forma invoice )裝箱清單(若適用)。其他可資證明貨物可否進口的文件。

貨物通關立即交貨 (Immediate Delivery)
來自加拿大或墨西哥的貨品,若獲得海關主任批准並提供適當的擔保;
從加拿大或墨西哥運來,供人類食用的新鮮水果和蔬菜,並從緊鄰邊界的地區運往進口口岸內的進口商處所存放;
托運給美國政府機構或官員的貨物,或美國政府機構或官員名下的貨物;
展覽用物品;適用關稅配額的貨品以及在某些情況下適用絕對配額限制的貨品。
適用絕對配額的貨品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正式報關;
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貨物從倉庫中放行,並10個工作日內取出供消費之用;由美國海關邊境保護署(CBP)特別授權可以立即交貨的貨物。
歡迎您透過表單與我們聯絡。
社群媒體上關注我們


